47


为系统化提升企业转型水平,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和信息化部等3部门制定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并于2024年12月25日发出有关通知(工信部联信发 [2024] 241号)。《指南》内容包括:
分步组织实施
- 制定转型规划:结合系统工程(MBSE)方法论编制规划方案,体系化设计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愿景、任务框架、系统架构、技术路线、标准体系、实施任务、投入预算和保障条件,建立分阶段子任务和实施项目清单,为下一步组织实施提供清晰明确的方向内容;
- 组织落地实施:企业系统加强组织和条件保障,结合条件设置首席资讯官(CIO)、首席资料官(CDO)等岗位,组建专门的数字化转型队伍,持续加大数字化投入。按需遴选外部服务商,强化软体发展商、自动化集成商、平台服务商的深度整合,形成系统实施推进合力;
- 开展成效评估:企业以经营目标改善和业务流程优化为导向,开展转型绩效评价,聚焦营收增长率、利润率、研发周期、生产运营效率、库存周转率、客户满意度等指标,梳理总结转型目标达成情况,提出优化改进方向;
- 推进反覆运算优化:企业根据数字化成效评估结果,针对转型实施中的短板和不足,反覆运算解决方案版本,强化安全防护,优化实施效果。
聚焦场景突破
- 强化研发设计云端协同:引导企业开展云端研发设计。推动企业开展协同研发设计,特别是鼓励以高端装备为代表的制造业企业建设协同设计平台。鼓励企业探索智能研发新应用,开发「人工智能+」研发设计软件,发展创成式设计、实时仿真等创新应用,加速新产品研发;
- 推动生产过程智能转型:鼓励部署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订单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制等轻量化工业APP,提升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控能力。引导流程工业企业部署先进控制系统(APC)、即时优化控制系统(RTO)。鼓励企业基于实时数据开展节能降耗、减碳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探索实践,以数字化提升企业绿色化、安全化水平;
- 加速运维服务模式创新:引导企业在客户管理、售后服务等领域率先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鼓励企业开展存量设备管理优化,实时采集分析设备运行数据,探索推动人工智能在设备运维场景落地,开发即时监测、运行优化、自动告警和预测性维护等应用,保障设备的高效运行和安全稳定;
- 促进经营管理流程优化:引导集团型企业建设统一的经营管理平台,开展端到端的流程重构和组织优化,实现基于平台的跨层级、跨企业协同管理。引导企业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重构和集成商业智能(BI),通过办公自动化(OA)、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等不同业务信息系统,实现基于模型的智能决策;
- 提升供应链弹性和韧性:引导企业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多级供应商采购管理系统。全维度绘制客户画像,开展产品全流程信息追溯。利用大数据建模构建供应链风险预测分析和评估诊断模型,基于模型对供应链风险精准识别和应急防控;
- 探索跨场景集成优化:引导行业龙头企业绘制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推动产业链环节的模组化表达。引导企业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鼓励企业基于数据和模型重塑业务系统、创新商业模式,打通使用者需求和企业产能、研发设计和售后服务之间的数据流程,发展大规模定制化生产、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模式。
强化分类推进
- 行业龙头企业引领「链式」转型:行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转型。建设面向行业或产业集群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贯通工具链、数据链、模型链的数字底座;
- 大型企业加速「整体」转型: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创新业务模式;
- 中小企业实施「梯次」转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基础较好的中小企业应加强关键业务系统部署应用;小微企业应考虑自身资源条件限制,开展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强化与龙头企业的标准适配、信息共用、业务协同,全面融入产业链供应链。
《指南》内附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参考》,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https://wap.miit.gov.cn/zwgk/zcwj/wjfb/tz/art/2024/art_a277e626fcdb4082918e838e6d042bb3.html)查阅。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