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洲专利局(EPO)于3月25日公布了基于2024年专利申请的专利指数2024。这份统计数据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全球专利申请的最新态势,为洞察全球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布局提供了关键线索。
总体申请量:平稳中暗藏波澜
2024年,欧洲专利局收到的专利申请总量为19万9,264件,与前一年的19万9,452件相比,仅微降0.1%。这一数据表明,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专利申请总量依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态势。
从不同区域来看,欧洲专利条约(EPC)加盟的39个国家的申请量占总体申请量的43.3%,欧盟27个成员国的申请量占比34.3%。值得注意的是,EPC加盟国的申请量较去年增长了0.3%(236件),而欧盟加盟国的申请量则减少了0.4%(255件),EPC加盟国以外地区的申请量也减少了0.4%(433件)。这种区域间的差异反映出不同经济体在科技创新和专利申请策略上的不同走向。
技术领域:AI崛起,传统领域有起有伏
在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中,呈现出明显的冷热不均态势。包含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人工智能(AI)领域的计算机技术以1万6,815件的申请量位居榜首,较去年增长3.3%,从去年的第三位跃升至首位。这一显著增长凸显了AI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以及各国对该领域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AI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从智能医疗到自动驾驶,从金融科技到智能制造,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大量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投入。
电气机械、装置及能源领域以1万6,142件的申请量位居第二,其中清洁能源技术,特别是电池技术的申请量增长迅猛,成为该领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增长率高达8.9%,在排名前十的技术领域中位居首位。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各国纷纷加大在该领域的研发投入,以抢占未来能源市场的制高点。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3年申请量最多的与移动网络相关发明的数字通信技术,2024年申请量为1万5,983件,较去年下降6.3%。医药品技术申请量为8,359件,降幅最为明显,达到13.2%。这可能与相关技术的发展瓶颈、市场需求变化以及研发难度的增加等因素有关。
国家排名:格局稳定,各国表现各异
从国家层面来看,专利申请量前五名依次为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和韩国,且排名与去年保持一致。美国以4万7,787件的申请量位居首位,但较去年下降了0.8%。德国申请量为2万5,033件,增长0.4%。日本申请量为2万1,062件,下降2.4%。中国申请量为2万81件,增长0.5%。韩国申请量为1万3,107件,增长4.2%。
中国专利申请量的稳定增长,反映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持续投入和不断提升的创新能力。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在5G、高铁、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全球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申请人排名:三星夺冠,华为紧随其后
在申请人排名方面,韩国的三星以5,107件的申请量超越去年排名第一的中国华为技术(华为),跃居首位。华为以4,322件的申请量位居第二,韩国的LG以3,623件的申请量位居第三。
在欧洲申请人中,西门子以1,830件的申请量位居第六,BASF以1,599件的申请量位居第七,爱立信以1470件的申请量位居第八,罗伯特·博世以1,249件的申请量位居第十。日本的索尼申请量为1,307件,排名从去年的第十位上升至第九位。
欧洲单一专利:应用率逐步提升
自2023年6月启动的欧洲单一专利制度,在2024年取得了新的进展。在EPO当年授予的10万9,524件专利中,有2万8,073件(25.6%)申请了单一专利。在EPC加盟国,单一专利的申请率达到36.5%;在加盟国以外,韩国、中国、美国和日本的申请率分别为18.9%、17.9%、16.0%和7.9%。欧洲单一专利制度的实施,旨在降低企业在欧洲申请专利的成本和复杂性,促进欧洲内部市场的创新和竞争。随着该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推广,预计将有更多的企业和发明人选择申请欧洲单一专利。
2024年欧洲专利局的专利统计数据展现了全球专利申请的新趋势和新特点。AI技术的崛起、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各国在科技创新和专利申请策略上的调整,都将对未来全球科技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应继续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专利申请质量,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竞争,为全球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时,企业和科研机构也应密切关注全球专利动态,合理布局知识产权,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