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6月,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与韩国著作权委员会联合发布了两份关于人工智能(AI)与著作权的重要指南,旨在为AI时代下的内容创作和法律实践提供清晰指引。这两份指南分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的著作权登记指南》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结果的著作权纠纷预防指南》。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的著作权登记指南》:界定人类与机器的创作界限
该指南旨在解决生成式AI(GAI)日益普及所带来的著作权归属挑战,并确立了在韩国进行AI辅助创作作品的著作权注册标准。
- 核心原则:指南明确,“作品”必须表达人类的思想或情感,并具备明确的人类创造性元素才能获得著作权保护。“作者”是实际创作作品的个体,而非仅提供想法或材料的人。因此,纯粹由GAI独立生成的输出,因缺乏人类创意贡献,不具备著作权保护资格。
- 人类创意贡献的认定:如果GAI被用作创作工具,并且人类提供了显著的创意输入(例如,通过修改、选择、编排或提供创造性提示),那么最终成果可以进行著作权注册。指南强调,简单的提示输入通常不被视为创意贡献,除非该过程涉及对输出结果的重大创造性决策和控制。
- 注册流程与法律效力:指南详细说明,虽然著作权自创作完成时自动产生,但注册能带来法律优势。在注册涉及GAI的作品时,申请人必须明确区分AI生成部分和人类创作部分,且只有人类的创造性贡献才能受到保护。
《生成式人工智能结果的著作权纠纷预防指南》:为利益相关者提供行为准则
该指南旨在预防因GAI输出而可能引发的著作权纠纷,为权利人、用户和AI企业提供了实用建议。
- 侵权判定标准:指南明确,著作权侵权判定基于两个关键因素:依从度(即创作者是否接触并依从了原作品)和实质相似度(重点在于表达形式的相似性)。指南指出,由于GAI输出有时可能与训练数据高度相似甚至完全复制,因此存在侵权风险。
- 各方责任与建议:
- 权利人:建议采取技术和法律措施,如使用
robots.txt
文件、嵌入元数据或明确声明拒绝用于AI训练,以防止作品被未经授权使用。 - 使用者:应避免输入直接引用特定作品或角色的提示词。对于商业用途,使用者有责任确保其GAI输出不侵犯第三方权利。
- AI企业:建议采取技术防护措施(如内容过滤),获取训练数据的合法授权,并在服务条款中明确责任划分。
- 权利人:建议采取技术和法律措施,如使用
编辑:甬江知道团队 微信: yongjiangzh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