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9月16日发布的《2024年工业用原材料出口限制目录》显示,与2009年相比,2022年全球针对工业用原材料实施的出口限制措施数量增长了五倍以上。出口限制包括出口税、出口配额、许可证要求以及出口禁止等,其中出口税和许可证要求的引入占主导地位。然而,自2020年以来,最为严格的措施——出口禁止的引入数量大幅增加,到2022年已成为主要的限制措施。
从原材料类别来看,废物和废旧产品以及矿石和矿物,由于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因素,历来是出口限制较多的领域。但除此之外,钾、钼、钨、锆、锗等原材料的出口限制也急剧增加。对于锰、钛、铜、磷酸盐、锆、锗等,2022年的限制措施数量达到了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与绿色转型相关的重要矿物,如钴、稀土、锡、钯、铂、镍、铜等,其全球出口量的20%以上至少遭遇了一次出口限制。
从国家和地区来看,2009年至2022年间新引入的出口限制措施中,中国占全球总数的20%,印度占19%。加上越南(6%)、阿根廷(5%)和沙特阿拉伯(4%),这五个国家实施的措施合计占全球总数的一半以上。
OECD在报告中指出,由于许多国家依赖贸易来获取重要原材料,因此“对原材料施加出口限制可能会给全球供应链带来连锁的负面影响”。报告还提到了全球绿色转型可能因此受阻的影响,并提议“需要协调性的解决方案来抑制出口限制的使用”。
信息来源 | https://www.oecd.org/en/publications/oecd-inventory-of-export-restrictions-on-industrial-raw-materials-2024_5e46bb20-en/full-report.html#chapter-d1e43-590f9bb908
编辑:甬江知道团队 微信: yongjiangzh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