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中国专利申请中的“延迟审查”制度是一项重要的专利审查制度,旨在为申请人提供更多的审查模式选择,以更好地满足创新主体的多样化需求。制度介绍:
一、制度背景与引入
- 背景:随着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专利申请人对于审查程序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为了更好地服务创新主体,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国专利审查制度不断完善。
- 引入时间:延迟审查制度首次引入是在2019年11月1日施行的《专利审查指南》中,随后在2024年1月20日起施行的修订版中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二、制度要点
- 适用类型:延迟审查制度适用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
- 请求时机:
- 发明专利:延迟审查请求应当在申请人提出实质审查请求的同时提出,自实质审查请求生效之日起生效。
- 实用新型专利:延迟审查请求应当在提交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同时提出。
- 外观设计专利:延迟审查请求应当在提交外观设计申请的同时提出。
- 延迟期限:
- 发明专利:延迟期限为自延迟审查请求生效之日起1年、2年或3年。
- 实用新型专利:延迟期限为自延迟审查请求生效之日起1年。
- 外观设计专利:延迟期限以月为单位,最长延迟期限为自延迟审查请求生效之日起36个月。
- 特殊情况:必要时,专利局可以自行启动审查程序并通知申请人,申请人请求的延迟审查期限终止。
三、制度优势与影响
- 制度优势与影响
- 提供更多时间:延迟审查为申请人提供了更多时间来完善专利申请,提高专利质量。
- 节省成本:申请人可以根据产品的市场形势决定是否继续专利审查进程,从而避免为不必要的专利审查活动负担成本。
- 灵活调整:延迟审查制度允许申请人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灵活调整专利布局和保护策略。
- 优势
- 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 对于许多公司来说,特别是外国的公司法人,他们往往并不希望过早获得专利授权。通过延迟审查,他们可以在审查过程中多次申请延期答复,以此迷惑或威慑竞争对手,为自己赢得宝贵的竞争时间。
- 便于专利布局和保护:
- 延迟审查为申请人提供了更多灵活性,使其能够结合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和技术方案的前景,制定出最优的知识产权管理计划。申请人可以采取加快审查与延迟审查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尽早让竞争对手看到自己的专利技术,另一方面又不急于获得授权,从而引导竞争者认为该技术很可能是某种技术趋势,将研发资源向该方向倾斜。
- 提高专利质量:
- 延迟审查为申请人提供了更加充裕的考虑时间。特别是在一些更新换代较快的技术领域,申请人可以合理利用该制度,对当前的技术发展进行更全面的评估,从而做出是否继续进行申请的选择。这有助于提升专利申请的质量。
- 节省成本:
- 延迟审查允许企业根据自身产品开发情况适时推进专利审批过程,确保资金和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企业不必为没有市场价值或技术前景的专利支付审查费用,从而降低了成本。
- 适应政策变化:
- 面对不断更新完善的专利审查体系,利用好延迟审查选项可以让企业更好地适应新出台的规定,甚至有可能享受到更为宽松有利的条件。
- 影响
- 对专利权保护期限的影响:
- 延迟审查会延长专利申请获得授权的时间,从而变相缩短了专利权的保护期限。这对于一些技术含量高、生命周期长的专利来说,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 对公众利益的影响:
- 延迟审查制度可能使得公众无法即时了解哪些专利被延迟审查,从而可能导致公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明了相同或类似的专利,进而产生抵触申请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公众的利益。
- 对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
- 延迟审查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专利申请质量、缓解专利审查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同时,该制度也为申请人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有助于他们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有利的地位。
四、操作指南与注意事项
- 请求时机:
- 发明专利的延迟审查请求应当在提出实质审查请求的同时提出;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延迟审查请求应当在提交申请的同时提出。错过这些时机将无法再行追加。
- 延迟期限:
- 发明专利的延迟审查期限有1年、2年、3年三个选项;实用新型专利的延迟审查期限为1年;外观设计专利的延迟期限以月为单位,最长为36个月。申请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延迟期限。
- 专利权保护:
- 在延迟审查期间,专利权尚未生效,申请人可能面临被侵权的风险。因此,申请人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技术成果。
- 政策变化:
- 申请人应密切关注专利审查政策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专利布局和保护策略。
- 费用问题:
- 延迟审查可能涉及一定的费用问题,申请人需要了解相关费用标准并按时缴纳费用。
中国专利申请中的“延迟审查”制度是一项重要的专利审查制度,旨在为申请人提供更多的审查模式选择和时间来完善专利申请。该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专利申请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世界各国的专利制度中,延迟审查是一个具有差异性的制度,不同国家根据其科技创新环境、专利保护需求以及法律体系的特点,对延迟审查制度进行了不同的设计和实施。以下是对世界各国专利制度中延迟审查情况的概述:
一、美国
- 制度引入:美国在2011年9月16日《美国发明法案》生效时规定了Track Three的延迟审查政策。
- 适用类型:延迟审查适用于非临时发明申请、植物专利申请和PCT进入美国国家阶段的申请。
- 延迟期限:不超过最早优先权日起3年,对于PCT进入美国国家阶段申请为30个月。
- 制度特点:延迟审查请求需要额外缴纳处理费,并且一旦USPTO发出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或者授权决定,延迟审查请求将不会被批准。此外,USPTO还计划启动延迟审查试点项目,为微实体地位的申请人提供AI辅助的机器检索报告。
二、欧洲
- 制度引入:《欧洲专利公约》中虽然规定了提出审查请求期限的延长,但其决定权并非依据申请人意愿,而是由行政委员会作出。
- 适用情况:延迟审查在欧洲并非由申请人主动提出,而是由行政委员会根据特定情况决定。
- 制度特点:这种制度设计体现了欧洲专利局在专利审查中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有助于确保专利审查的质量和效率。
三、日本
- 制度引入:日本采用“早期公开,延迟审查”制度,但延迟审查的期限规定经历了多次变革。
- 适用类型:延迟审查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专利申请。
- 延迟期限:目前,日本特许厅规定的延迟审查期限为3年,但此前申请者拥有7年的时间来做出决定。
- 制度特点:日本的延迟审查制度为申请人提供了足够的时间来评估专利的商业价值和技术前景,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多了解新技术的机会。此外,该制度还被日本企业用来对抗欧美的发明专利,通过大量实用新型专利形成“专利网”来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
四、其他国家
- 韩国:采用三轨制审查模式,即加快、常规和延迟三种选择,申请人最迟可在指定的延迟审查日(从请求审查起24个月至专利申请日起5年)的3个月内完成审查。
- 德国:自专利提交申请之日起的7年内,专利局不会进行新颖性检索和实质审查,除非申请人或第三方提出请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一种延迟审查制度。
总结
延迟审查制度在世界各国的专利制度中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不同国家根据其自身的法律环境、科技创新需求和专利保护策略,对延迟审查制度进行了不同的设计和实施。这些制度各有特点,但都旨在提高专利审查的灵活性和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