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一、背景概述
2025年9月8日,泰国商务部下属贸易政策与战略办公室(TPSO)发布《贸易转向分析:中国商品流入泰国情况及美中关税影响》报告。
报告指出,在美中相互加征关税后,中国商品可能通过泰国等东南亚市场转移,加剧对泰国本土制造业的冲击。泰国政府已启动进口风险监测系统,对部分中国产品列入高风险和重点监控清单。
二、泰国调查结果
- 调查范围:1149项中国进口商品(HS四位码)。
- 风险分类:
- 高风险:24项(非铁金属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工具等)。
- 高风险候选:17项。
- 监控:166项。
- 监控候选:38项。
- 低风险:904项。
- 主要原因:
- 关税差:美中互征关税后,中国对美出口关税34%,对泰仅19%,存在明显差距。
- 产能过剩与补贴:中国部分行业出口成本下降。
- ACFTA便利化:《中国—东盟自贸协定》使中国商品更易进入泰国市场。
- 潜在影响:泰国担忧本土中小制造企业竞争力下降,可能导致就业流失。
三、泰国政策动向
- 加强贸易管制:
- 强化原产地证明查验,防范“转口”与“洗产地”。
- 考虑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 严管跨境电商渠道。
- 推动“Made in Thailand”战略:
- 鼓励本地制造业发展,支持国产品牌。
- 区域层面行动:
- 通过ASEAN机制,推动自贸规则升级。
四、对中国出口企业的风险提示
- 贸易摩擦风险增加
- 高风险行业(化工、金属制品、机械设备)需防范泰方未来可能启动反倾销或技术性贸易壁垒。
- 通关与认证难度上升
- 泰国可能加强对原产地证、产品标准、检疫的审核。
- 竞争格局变化
- 泰国政策倾向本土企业,中资出口商或遭遇市场准入壁垒。
五、应对建议
- 合规防范
- 出口企业应确保贸易单证完整合规,避免被指控“规避关税”或“原产地造假”。
- 关注泰国可能出台的新检测标准和认证要求。
- 市场多元化
- 减少对单一市场依赖,开拓东盟其他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 本地化布局
- 可考虑在泰国或周边国家投资设厂,利用“泰国制造”身份规避贸易摩擦,同时更好服务当地市场。
- 政策跟踪
- 密切关注泰国商务部和ASEAN相关谈判进程,必要时通过行业协会或商会获取第一手政策信息。
- 风险预警机制
- 对涉及泰国出口的产品进行风险分级管理,建立企业内部的“高风险品类”清单。
泰国商务部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产品在东南亚市场面临新的审查和政策壁垒。中国出口企业在开拓泰国市场时,既要看到机遇(泰国依赖中国原料与零部件),也要重视风险(贸易管制趋严、本地保护主义增强)。
提前调整布局、提升合规管理,将是未来两年保持泰国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信息来源 |
编辑:甬江知道团队 微信: yongjiangzhidao
